目的地

香格里拉白水台
香格里拉白水台是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的天然泉华地貌景区,海拔238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地处哈巴雪山麓与迪庆高原交界处。其地貌由碳酸钙沉积形成,泉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析出碳酸钙,经千年沉… 阅读
全部
线路
香格里拉白水台
   香格里拉白水台是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的天然泉华地貌景区,海拔238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地处哈巴雪山麓与迪庆高原交界处。其地貌由碳酸钙沉积形成,泉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析出碳酸钙,经千年沉积形成层叠如梯田的白色台地,被称为“仙人遗田”。该地属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1.4℃,周边为纳西族文化发源地,现存传统民居与工艺品。


   白水台地貌演变源于泉水流动与沉积作用,形成三级台地景观:第一台区为缓坡扇面,第二台区发育平整泉塘,第三台区形成阶梯状月牙彩池群。此地为纳西族东巴教发祥地,相传东巴教祖师丁巴什罗曾在此设坛传教,明代土司木高亦留有题诗石刻。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举办“朝白水”祭祀活动,纳西、藏等民族参与歌舞聚会,延续数百年传统。


   当泉水来到第三台景区时,便成为完全不同的情形,其成因也就更加复杂起来,原来,第三台景区的最初地形是陡坡,原先的高度大约有三四十米高,泉水的落差较大。最初,可能在陡坡的底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月牙形彩池,形成天然雕塑群落的底座。然后在底座上方再塑造出第二级的月牙形彩池,之后再出现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直至与第二台区相连。


   一级与一级之间并不是规则、整齐的,而是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大小不等,每一个月牙形彩池都有池底、池埂,都注满了水;一池与一池紧密相接,依山傍势,形成完整的群像。没有丝毫人工雕凿的迹象,但又与人工开凿的梯田一模一样。难怪纳罕先民要把它们当作神示了。这些一组组、一列列的月牙形彩池,各自形成一片片的梯田群落,每一群落大小参差不齐,远远比人工开凿的要经济,要美观,游人们当然会一致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之工,同时又不得不惊叹大自然又偏偏选中了白地神川作为雕塑地点,仿佛它也有灵性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