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英文名:Qinghai province),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总面积722300平方千米,省会是西宁市。2024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3万人。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常用语言为汉语、藏语、蒙古语、撒拉语等。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各大地质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境内的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数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青海繁衍生息。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汉代,汉武帝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唐代,青海为吐蕃所辖。1929年1月,正式成立青海省。
青海省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区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乳品生产地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素有“中国藏羊之府”“世界牦牛之都”之称。
青海省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重要源头之一,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贯穿青海省,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青海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青海湖景区、塔尔寺等。